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先进经验

山东援疆打造麦盖提中国“枣谷”

2025

/ 07/16
来源:

大众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编者按:山东援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落实鲁疆两地党委、政府部署要求,扛牢责任、科学谋划,担当作为、精诚团结,推动新一批山东援疆工作实现“一个走在前、七个新突破”,有力助推了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山东援疆,支持山东援疆,激励山东援疆再上新台阶。近日,山东援疆工作指挥部举行鲁疆同心・共绘新篇媒体采风活动。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走进一个个援助项目实时报道,让大家全面客观了解我省第十一批援疆取得的成果和挥洒的汗水,以及鲁疆两地殷殷的山海情谊。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占90%。全县共有10个乡镇,是享誉世界的刀郎之乡。

  日照市对口支援麦盖提县。近日,鲁疆同心・共绘新篇媒体采风团到该县采访。

  中国红枣看新疆,新疆红枣看麦盖提,麦盖提县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红枣之都,“枣谷”功不可没。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山东援疆共投入援疆资金4.52亿元,全力支持麦盖提县红枣全产业链条发展,推动红枣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以灰枣为主、骏枣为辅、冬枣和蟠枣为特色的品种种植结构,构建以红枣产业园为牵引、红枣特色小镇为示范、红枣产业研究院为支撑、7个红枣主产乡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日照援疆指挥部通过实施一系列“科技赋能+全链融合”的产业项目,创新打造麦盖提县红枣产业科技创新“星链”示范工程,即通过实施红枣产业研究院的果品检测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平台建设、新疆枣种质资源圃的现代果园数字化建设、红枣龙头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智慧枣园的科学示范提升、枣南疆综合试验站的配套建设和红枣“保险+期货”等项目,持续增强以上各“星链”点位的科技支撑能力。

  山东援疆从山东农科院选派张倩、王守乐两名博士到麦盖提县红枣产业研究院开展工作,与新疆农科院共同成立“鲁疆红枣”融合创新团队,团队现有专家11人,在读研究生15人,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及项目孵化。2024年批准建立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刘军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红枣产业研究院依托“鲁疆红枣”融合创新团队,围绕麦盖提县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人才合作与引导激励项目、自治区科技厅“小组团”援疆示范点项目、黄河流域东西部协作项目等项目20余项,主要开展了枣资源汇集保存、品种选育、轻简化栽培、水肥高效利用、有害生物防控、质量安全和贮藏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培育出适宜南疆地区种植的高自然结实率的优质干灰枣新品种——新灰3号,引进了“京沧1号”“金丝4号”“沾冬2号”等鲜食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2000亩,经济效益3000万元,每年解决就业约100人。

  研究院成立以来,加强红枣管理技术培训,积极推动优质栽培、疏密提干、高效水肥利用、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展科技培训30余次,包括山东省科学技术“送教上门”智力援助培训,总计培训4000人次以上,实现红枣生产由重数量到重品质的根本转变,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种质资源(包括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和遗传材料等)是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开展种业创新振兴的“芯片”,是保障国家安全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新疆枣种质资源圃由援疆资金支持建设,新疆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占地面积300亩,目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枣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存国内优异枣种质262份,其中汇集灰枣品种10份、最新选育的优良鲜枣品种25份。资源圃分四个区,其中,种质资源汇集区100亩、灰枣品种筛选试验区50亩、鲜食枣品种筛选试验区40亩,新品种繁育与栽培示范区150亩,圃内资源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作为国家枣体系新疆区的新品种区试圃,每年通过国家枣体系引进20余份。

  山东援疆投资建设的占地700亩“智慧枣园”示范基地,已成为“能观摩、可示范、强带动”的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科学种植示范作用。“智慧枣园”构建“四位一体”智慧农业体系,实现了智能化操作:一是智能灌溉系统。采用恒压供水系统,实现无线远程控制,云平台下放指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肥和药的散失。二是智能农事作业系统。主要有无人驾驶果园管理机和遥感打药无人机,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能够对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等进行遥感,为科学防治病虫害做出预警。三是物联网和监控系统。对土壤的温湿度、pH值、氮磷钾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进行灌溉、施肥等农事作业。四是智能管控云平台和农业大数据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天、空、地”立体化管理系统,涵盖智能灌溉(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农事作业系统、物联网和监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益,推动红枣产业现代化进程。

  聚焦产业延链,提升红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在城西工业园区投入3.98亿元提升改造红枣产业园,平整晾晒场1360亩,新建改建保鲜库9座总库容4.3万吨,日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带动就业3300人,红枣产业园的壮大也带动了纸箱厂、转运筐、有机肥等上下游企业落地发展。推动红枣加工优化升级。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先后引进果叔生态、创锦果业等红枣加工企业39家、生产线43条,开发生产枣酒、枣醋、枣泥、枣粉、枣饮料、油炸枣等精深加工产品,推进红枣产业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加强与郑商所的合作,建成红枣交割库2万吨,推广“保险+期货”9.15万亩,推动“小红枣”融入“大金融”,红枣通货均价突破10元/公斤,切实保障枣农收益。

  日照援疆指挥部聚焦品牌建设,大力开拓红枣市场。“麦盖提灰枣”先后被认证为“中国气候好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入选2023年“品味新疆”特色农业好产品品牌目录,支持企业打造枣乐友、恬疆仙果、刀郎十里等著名商标。

  利用对口援疆机制,在日照、济南等地开设专卖店、直营店,支持红枣产品进超市,全国布局特色农产品直销店25家。创办电商孵化中心,在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铺设西域果园、臻味坊、米伊小姐等品牌旗舰店,实现线上销量5万吨。


责任编辑:邹仕晓薇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