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头条轮播

鲁喀协作,“三维赋能” 激活南疆医学教育新引擎

2025

/ 04/25
来源:

山东援疆

作者:

手机查看

  雪域昆仑见证鲁喀深情,丝路驼铃传递教育新声。在喀什,一场跨越5000公里的教育援疆工程正书写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山东援疆针对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等瓶颈,创新构建“人才赋能+医教协同+数字共享”三维帮扶体系,推动健康医学院在校生规模三年增长140%,走出南疆医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人才赋能:山东“组团式”援教激活本土师资“造血”能力

  来自泰山脚下的教育力量正为昆仑之麓的医学教育注入新动能。山东省组建“1+4+N”援教矩阵,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龙头,联动滨州职业学院等4所省内医科院校,累计选派近20名骨干教师长期驻校帮扶。通过“学科双带头人”制度,鲁喀两地教师共同领衔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5个重点专业建设,成功培育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为边疆院校搭建起带不走的师资骨架。在“青蓝传承计划”中,16对鲁喀师徒结成“教学共同体”,通过“共研一门课、共带一竞赛、共攻一课题、共育一团队”的“四个一”工程,联合攻关《文化润疆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思政融合研究》等省级课题,培养出“天山英才”阿依加马力・萨力、任小兰等本土教学名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关键转变。此外,山东省立医院等三甲医院的8名专家组成“候鸟专家库”,定期开展“临床教学周”,将南疆高发的肺部疾病真实病例转化为教学素材,并深入社区开展义诊,让临床一线经验直接走进课堂。

  医教协同:校院深度融合,培育“下得去、用得上”的技能人才在喀什地区中医院的CT检查室里,2024级学生艾比拜姆・赛丁江正跟随放射科医生学习肺部影像诊断——这是“校中院、院中校”双元育人模式的日常场景。通过“基础学习-临床轮转-顶岗实习”三阶段培养,学院将临床实践课时占比提升至50%,2024年,艾比拜姆等4名学生凭借规范操作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铜奖,实现南疆职业教育国际赛事零的突破。

  依托农三师医院、疏附县人民医院等10余家实践基地,学院推行“双导师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健康管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等课程入选自治区优秀教学资源库。在中医药传承领域,南疆首个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落户喀什地区中医院,“岐黄课堂”已培养近百名掌握针灸推拿技术的村医,带动医院门诊量从日均几十人次跃升至500人次,成为南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

  数字赋能:云端架起优质资源共享“高速路”信息技术正打破地域限制,让山东优质教育资源“飞”入边疆课堂。通过“鲁疆琼护理专业教育联盟”等平台,22门省级精品课程、12个VR实训项目实现实时共享,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借助“三维人体解剖系统”,器官辨识准确率大幅提升。鲁喀两地教师通过远程互动平台同步备课、联合教研,并作为理事单位加入全国医学影像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教学科研“同频共振”。针对南疆医疗需求,援疆团队联合开发《急救护理》《数字X线检查技术》等本土化数字课程,推动《急救护理》等课程申报自治区共享精品资源课,让教学内容更贴合边疆常见病防治需求。

  三年蜕变:边疆医学教育交出亮眼“成绩单”

  如今的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医学院,师资队伍实现“三级跳”:专任教师从67人增至9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从30%跃升至70%,3个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室相继落地,骨干教师阿依都来提・麦麦提在援疆教师指导下,荣获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大奖,实现学院该领域奖项零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23年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达39%,较此前提高20个百分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崭露头角,近三年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4项、自治区级28项,获奖专业覆盖面持续扩大。专业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9月,占地770亩的新校区落成,实训面积增长320%,南疆最大的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投入使用;今年,学院将首次承办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母婴照护赛项,办学影响力从南疆辐射全疆。

  当毕业生阿曼姑・艾力选择回到喀什市启智康复中心工作,胸前的党徽与护士徽章交相辉映,这正是鲁喀医教协作最温暖的注脚。从人才援建到校院融合,从云端共享到本土创新,山东援疆团队用“三维赋能”模式,在丝路明珠谱写出“培养一人、带动一科、服务一方”的时代篇章。随着“医学教育共同体”建设蓝图的徐徐展开,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正如同昆仑雪水,持续滋润着南疆大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邹仕晓薇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