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头条

中国艺术报:鲁喀情深 翰墨播芳——“名师带徒”书写文化润疆新华章

2025

/ 07/05
来源:

喀什文联

作者:

手机查看

  泰山天山根连根,鲁喀人民心连心。近年来,山东省文联、山东省书协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中国文联文化润疆协作机制框架下,倾力打造“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培育了一批扎根喀什的书法生力军,实现文化润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升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帮扶机制,为巩固深化民族团结、增进文化认同贡献了山东力量。

  6月23日,山东书协、喀什书协“名师带徒”结对成果汇报展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了山东省书协20位导师、喀什地区20位学员创作的80件书法作品,以及师生日常线上交流图片资料,生动展现了“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的丰硕成果,为文化润疆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积极探索实践,打造文化润疆新范式

  “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是山东省文联、山东省书协重点打造的文化润疆品牌项目,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喀什学员中累计12人次入展新疆书协举办的展览,超过历年入展数量的总和,另有2人入围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初评,实现了喀什地区书法作者入围国家级展览零的突破。

  2019年,山东省书协组织书法家走进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开展文化润疆活动,并捐赠价值5万元的书法培训物资,与喀什地区艺术家结下了深厚友谊,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23年10月,山东省文联在喀什举办“鲁疆情”文艺志愿专题培训,面向喀什地区210余名文艺工作者,集中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剪纸等4场专题培训。培训期间,喀什地区文联、书协提出了“一对一”师徒结对的需求,由此开启了“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的探索之路。

  2023年12月,山东省书协与喀什地区书协签订“名师带徒”结对帮扶合作协议,这既是两省区文联文化润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首创之举。山东省书协选派20名书法家与喀什地区20名书法骨干作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指导,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到效果评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项目实施以来,20位山东书法家多次赴莎车、麦盖提等地开展教学,覆盖数百人次。

  2023年12月15日,“名师带徒”结对帮扶——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培训班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举办。

  实施精准结对,激活“一对一”帮扶效能

  精准施策是深化文化润疆成效的关键路径。“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聚焦个体需求,匹配最优资源,通过高水平导师与学员“一对一”长期结对,有效促进文化传承与人才成长,实现深度浸润与持续发展。

  一是精心“选”。根据项目约定,喀什地区书协精心遴选20名书法骨干作者作为首批学员,学员职业以中小学教师为主,涵盖企事业单位人员、退役军人、消防救援和自主择业人员等,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多元化的学员群体反映出喀什地区书法爱好者的广泛需求,确保帮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辐射力,能够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书法学习中来。

  二是科学“配”。山东省书协选派15名主席团成员和5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组建专家团队,聚焦喀什地区书法骨干人才发展“卡点”,深入调研,系统梳理喀什学员特点与发展需求。同时,精准分析山东导师专长优势,形成涵盖真草隶篆、碑帖相兼、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兼备的导师资源库。根据地域分布、专业契合、风格互补、发展诉求四个方面,精心构建师徒最优组合,确保“名师带徒”组合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三是精准“育”。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导师团队深度“把脉”学员个体发展现状,制定个性化成长规划,实现“年度有目标、季度有重点、月月有交流”。针对不同学员,采取创作全程精准引导模式,通过立意构思、笔法研磨、章法推敲、墨韵调控等关键环节,有效解决困扰边疆书法人才创作的瓶颈。

  创新“三位一体”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

  采取线上深度互动、现场精准指导、开放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方式,“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构建起“临创结合—精准把脉—靶向突破”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高频、灵活、深入的指导方式,显著提升结对帮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是以日常线上互动为主轴,实时指导。项目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多元功能,建立常态化线上沟通机制,学员随时将习作发送给导师,导师通过视频示范讲解、在线实时点评、批注结合语音解析等方式进行深度互动与分层指导。即时、灵活的交流,打破了地域限制,确保指导的高频次与及时性。

  二是以现场教学指导作为关键,集中提升。山东省书协每年组织部分结对导师,赴喀什开展现场教学,实现线下面授和线上全天候即时交流的有机结合。2024年10月13日,“名师带徒”系列帮扶活动进行了第二次集中教学,在莎车、麦盖提、叶城等地的课堂上,导师们通过面对面的示范、手把手的纠正,为喀什学员进行了专题讲座和技法辅导,弥补线上指导的局限,深化教学效果。

  三是以开放学习资源作为支撑,拓展视野。山东省书协向喀什学员免费开放各类书法培训班资源,为学员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通过开放资源,学员们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书法理念和风格,激发了创作灵感,提升了艺术素养,为书法艺术在喀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民族情感纽带,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名师带徒”书法帮扶项目不仅有效提升了喀什地区书法艺术的整体水平,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更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了积极力量。

  师徒结对建立深厚情谊。“一对一”结对帮扶的独特模式,超越了简单的技艺传授,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为鲁疆两地书法交流搭建了稳固桥梁。导师们通过频繁的线上沟通,深入了解学员的书法基础、创作偏好以及个人成长经历,不仅关心学员的书法学习,还关注他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学员们则以导师为榜样,努力学习书法技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进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益辅导扩大帮扶成效。山东省书协每年组织导师到喀什开展线下教学,不仅针对20名学员,更面向当地书法爱好者开展公益辅导和讲座,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帮扶成效。2025年5月21日至24日,山东省文艺志愿小分队赴喀什开展“强基工程”期间,书法志愿者们在岳普湖县第三小学、英吉沙县杏坛中学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书法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创作了百余幅书法作品,让更广大的边疆群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员回馈社会彰显大爱。“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喀什学员将对导师的感恩之情化作回报社会的大爱之举。喀什地区书协每年组织学员开展“万福迎春”“走进祖国西部千里边关”“文艺大讲堂”等书法公益活动,让书法艺术在边疆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社会效益和辐射作用愈加彰显,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下一步,山东省文联将持续完善“名师带徒”帮扶机制,进一步拓展至舞蹈、美术、摄影、民间文艺等更多艺术门类,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力度,扩大少数民族学员覆盖面,在喀什建立“山东书法名家工作室”,培养更多扎根边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新人,推动山东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让文化认同的种子在边疆沃土生根开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龙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