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典型人物

山东医疗援疆人才刘学英工作事迹

2025

/ 09/25
来源:

东营援疆

作者:

手机查看

  从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到充满希望的边疆热土;从深耕多年的医疗管理领域,到直面需求的护理服务一线。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王道分院院长刘学英作为第十四批柔性援疆医疗卫生人才,怀揣着对医者使命的坚守,在新疆疏勒县人民医院的岗位上,用一年半的时光书写了一段跨越万里的奉献篇章。她将初心融入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行动,以精湛的专业能力与滚烫的热忱之心,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注入强劲活力,成为连接鲁疆医疗帮扶的坚实桥梁,更成为当地患者与医护人员心中温暖的 “健康守护者”。

图片

  一、聚焦就医体验,优化管理流程筑根基

  初到疏勒县人民医院,刘学英并未急于推进工作,而是以 “问题为导向”,深入门诊、病房、行政科室开展全方位调研。她发现,患者回访方式单一导致需求反馈不及时、12345 政务服务平台投诉整改滞后等问题,正悄悄影响着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带着多年医疗管理经验积累的 “解题思路”,她牵头组织医护人员座谈、面向患者发放问卷,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精细化重构。

  从明确患者回访 “24 小时响应、72 小时闭环” 的时限要求,到升级投诉整改“受理-分派-督办-反馈”的全链条机制;从规范问题台账的分类标准,到推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升级,每一项优化都紧紧围绕 “让患者少跑腿、让服务更贴心” 的核心目标。为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效率瓶颈,她积极推动医院 OA 系统功能拓展,将优化后的整改流程嵌入线上平台,实现了问题处理各环节的全程留痕、实时追踪与动态监督。

  这一举措不仅让患者投诉处理满意度较此前显著提升,更为医院三级医院评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与规范的流程保障,同时也为医院构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转战护理岗位,完善制度体系促规范

  2024 年 11 月,因医院发展需要,刘学英主动接过护理部工作的 “接力棒”。面对部分护理制度滞后、操作标准模糊等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她以三级医院创评为重要契机,迅速启动护理制度 “焕新行动”,决心为医院护理工作立起清晰的 “标尺”。

  她牵头成立由护理骨干、临床医生共同参与的制度修订小组,深入各护理单元跟班作业,精准查找制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痛点、难点。历经两个月的反复研讨与打磨,新增《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护理不良事件分级管控办法》《护理敏感指标动态监测规范》等 8 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让护理质量管理有了明确的 “风向标”;修订《分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交接班流程》《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等 14 项核心制度,对关键环节进行细化补充,有效降低护理差错风险。

  同时,针对临床应急处置与技术操作需求,她组织制定 38 项应急预案,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重患者抢救等场景;编制 95 项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一系列制度成果让护理工作从 “经验化” 向 “标准化” 转变,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化按下 “加速键”。

  三、强化护理管理,提升团队能力增内涵

  “援疆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为医院留下带不走的技术与团队。” 秉持着 “授人以渔” 的理念,刘学英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将护理团队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多措并举为医护人员 “充电赋能”。

  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 “中坚力量”,其能力直接决定护理质量水平。为此,她精心策划并组织护士长 “领导力提升训练营”,累计开展 6 期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护理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团队激励技巧、医患沟通艺术、科室成本管控等实用维度,摒弃 “填鸭式” 授课,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小组头脑风暴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护士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管理能力。

  针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她推动建立“发现问题-根因分析-制定措施-跟踪改进-效果评价”的闭环机制,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让医护人员在案例分享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期间,她带领团队深入各护理单元开展 “一对一” 指导 115 次,精准解决科室在流程优化、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推动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步下降、问题严重程度明显降低,实现护理管理从 “事后补救” 向 “事前预防” 的转变。

图片

图片

  此外,她每月组织 2 次护理业务查房,以危重疑难病例为 “活教材”,带领年轻护士分析病情变化、优化护理方案,在实战中提升临床思维能力。针对疏勒县人民医院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逐年上升的问题,她牵头开展《基于援疆护理经验的多维度策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研究》课题,运用 “品管圈” 质量管理工具,制定“环境改造+风险评估+健康宣教+技能培训”的多维度干预策略,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预防能力、建立每月动态监控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在短期内将老年患者跌倒率降至 0.04%以下。这一课题不仅为保障老年患者安全、提升医院老年护理水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管理模式,为医院老年护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开展护理新技术,推动专科发展惠民生

  作为静脉治疗领域的资深专家,刘学英深知新技术对提升患者救治效果的重要性。援疆期间,她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腔内心电定位术这一先进技术带到疏勒县人民医院,为当地患者带来“福音”。

图片

图片

  为确保新技术安全、规范开展,她制定“理论培训-模拟操作-临床带教-考核认证” 的四步推广计划。经过 3 个月的系统培训,5 名护士熟练掌握该项技术,成为医院静脉治疗专科骨干。截至目前,她带领团队已成功开展 100 余例该项手术,其中不乏体重仅890-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因病情需长期强迫端坐位的特殊患者,不仅填补了医院静脉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更让当地患者无需远赴内地即可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该项技术还荣获医院2024 年度新技术三等奖。

  工作中,刘学英还发现疏勒县乡镇卫生院因缺乏静疗专科护理人员,基层肿瘤患者需每月长途跋涉到县医院进行PICC导管维护,不仅增加经济负担,更因途中护理不当提高导管感染风险。为解决这一“痛点”,她牵头举办静疗技术专项培训班,覆盖疏勒县人民医院及 12 个医共体分院的 80 余名护士,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示+考核通关”的模式,让 60 余名基层护士掌握了 PICC 导管维护核心技术,真正实现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到基层,为群众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援疆的时光会结束,但与疏勒的情谊、对医者使命的坚守永远不会落幕。”她这样说道。如今,刘学英的柔性援疆工作即将画上句号,但她为疏勒县人民医院留下的制度成果、技术能力与团队力量,正持续滋养着边疆医疗事业的发展。

图片

  这段在戈壁滩上挥洒汗水、传递温暖的岁月,不仅是她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更成为她未来践行医者初心的不竭动力。未来,她将带着援疆期间收获的责任与担当,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这份跨越万里的医者情怀,在更多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传递力量。

责任编辑:邹仕晓薇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