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典型人物

高原育桃李,杏坛绽芳华——致敬山东援青团队最美教育巾帼花

2024

/ 03/22
来源:

山东援青微信公众号

作者:

手机查看

  有一群人,她们,扎根三尺讲台,坚守教育战线,向上托举起雪域高原的教育梦想;有一群人,她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到祁连山脉;有一群人,她们,驻守在高寒极地,彰显出坚韧与力量,绽放着生命中最美的芳华,成为雪域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筑梦海北原子城 共圆青海教研梦

  不负韶华援青路,奉献海北正当时。这是她初入青时的援青誓言,更是她入青以来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高中生物专职教研员,来自威海的徐丽娜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在青海的教研梦想,努力为实现梦想蓄力笃行。梦想是行动的最终目标,有梦才有方向。将山东省成熟的备考经验、教学实践、教师培训、命题导向等内容植根到海北州,是每个山东援青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考验,也是徐丽娜老师最大的教研梦想。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也是她实现梦想的舞台。入青以来,她扎根课堂,通过开展高中视导、四新教研等活动,对全州四所高中的新课标新高考改革的贯彻落实、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集体教研的实效性、教学常规的精细规范化等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精准把脉教情学情,“视”出了问题,更“导”出了方法,助力各高中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榜样是一道催人奋进的光,也是她追梦路上前行的动力。山东对口支援海北走过的十数年历程里,一批批援青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出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一次次让她感动于援青教师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的殷切情怀。作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海晏县西海镇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一代代英雄用忠诚与智慧、青春与热血、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使命壮歌,也深深洗礼着她的教育初心和使命。厚植援青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她的教研之路汇聚了磅礴之力。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未来可期。徐丽娜老师用她的专业专长、求真务实,用她的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践行着一名教育者的坚守和使命,为海北州教育教学的发展贡献出了山东的教研力量。

  勇往直前赴新程,同心续写山海情

  从蓝色威海到金色门源,虽然跨越了2000多公里,但侯美静与门源的缘分由来已久。2015年,侯美静老师就负责威海九中与门源二中两所结对共建学校的对接工作,接待了十余批赴威海交流学习的门源二中教师,同时组织两校语文、思政、历史学科的线上教研活动,为两校交流共建做出极大的贡献。2019年,她的丈夫也曾赴海北进行“组团式”帮扶。源于这份绵延的山海情缘,侯美静老师来到门源二中,接续开启了两地共建共研的支教之路。

  作为地理老师,侯老师参与了海北州初中教学视导工作,全面深入了解全州地理学科的教学情况,提出“学习新课程标准,联系生活实践”的教学建议,旨在地理课堂中潜移默化开展学科德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侯老师以设置大问题和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校内讲授多节公开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作为两校共建的参与者,她在组织两校部分学科线上交流的基础上,还为门源二中新入职教师配备了威海的指导教师,进行青年教师成长引领的线上交流活动。作为教导处主任,侯老师来到门源二中主动申请到教师发展中心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一个学期以来,她参与听课三十余节,并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点评和指导;为青年教师成长做专题指导讲座,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主持和参与州级课题两个,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本地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为学校教科研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山海有情,鲁青有意。在这场山与海的约定中,侯老师将会勇往向前,写就援教事业最美的诗与远方。

  雪域高原守初心,架起祁连同心桥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怀着崇敬和自豪之情,来自山东滨州博兴县实验中学的李贺敬老师踏上了祁连这片热土,开启了她的援青支教生活。在祁连民族中学,李老师以学校大局为重,拿出主人翁态度,坚决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全力做好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李老师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式,因材施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此外,她积极鼓励学习后进生,通过谈心、谈话给予学生足够的精神支持。

  为提高祁连民族中学的数学教学水平,李贺敬老师每次集体备课都积极献言献策,发挥主导作用;她和初三数学组的老师们一起,结合本校教情,做好教学计划,继续推行教学案的编辑和使用,扎实抓好双基,规范周测、章测、期中、期末等工作内容。同时,李老师执教了海北州初中学段“四新”教研活动公开课《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受到全州数学老师们的好评;她加入祁连县数学名师工作室,被聘为顾问;主持、参与州级课题及青海省重点课题。

  除了做好教学教研工作,李老师还发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特长,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和家访工作、送教工作。李老师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完成了硬件设施配套安置工作,开放使用沙盘室、团体室、放松室,配备心理健康图书,并接受学生和家长咨询40余人次,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她平时利用零散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做好集体沟通和个别沟通,形成家长、学校、老师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她认真落实青海省教育部门的送教上门政策,和其他两位老师周末去西宁儿童福利院为一位脑瘫学生送教,自费为送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教她走路识字说话,陪她看电视、画画;平时还会和学生微信视频交流,进行教学。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援青生活有苦有甜,或者就像李老师说的,在这里的苦也是带着甜的,令她自豪、欣慰、无怨无悔!她将尽自己所能,无私奉献,把自己的所学所长,奉献给她热爱的这一方土地和人民,履行好援青教师的神圣职责,为援青事业添砖加瓦。

  跨山越海种希望,高原桃李亦芬芳

  跨越千里山海,只因一片丹心。2023年8月来自临沂的崔伟老师心怀支教的激情从人文荟萃的古城兰陵到湟水之源的红色海晏。来到高原,缺氧和气候的恶劣并没有让崔老师畏惧。面对学校安排横跨七、八两个年级的初中英语课教学任务,她勇敢地承担了起来。因为崔老师知道:有一种责任叫勇于担当,有一种奉献叫全情投入。任课伊始,崔老师就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备课过程中,每一节课她都按照示范课的标准去准备,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扎实的工作作风让崔老师收获了同事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崔伟老师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援青教师个人风采的同时,也不忘带领其他援青教师砥砺前行。为了切实提升海晏县寄宿制民族中学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把山东先进的教育经验转化为本地经验,推动教育援青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崔伟老师利用一切教研时间向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分享她的教学心得,她的每一节课都是开放的,随时欢迎教师推门听课;评课时,她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她与当地老师们精诚团结、集思广益,深耕细研,和老师们一起制定了《海晏县寄宿制民族中学英语组集体备课细则》,真正形成了在教学教研各方面的团队作战;她还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崔老师坚信:老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孩子们的朋友和亲人。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崔老师通过细致观察、单独辅导谈话,了解学生的问题根源,耐心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在周末,崔伟老师通过定期家访、送教上门,和家长共同筑起学生成长的阶梯。

  春风化雨只为守候希望。崔老师的拼搏和奉献只因她已爱上了这片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红色沃土。崔老师坚信,她的努力和付出会在不久的将来让中华民族把脊梁挺得更高、更直。

  身体力行赴高原,薪火相传暖格桑

  怀揣着对青海教育的梦想和执念,来自江北水城的孙艳霞老师在2023年8月奔赴刚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青生活。能够参与援青,孙老师倍感荣幸。她说,援青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支教已经半载,面对高海拔、寒冷干燥天气、语言不通、饮食差异以及高强度的工作量,孙老师从未退缩,更未抱怨。刚察民中是她逐梦开始的地方,更是成就更好自己的地方。孙老师任九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所学教材和聊城相同,但学生情况差异很大,且鲁青两地中考的重点和难度也不同。为了减少摸索时间,她下载了近几年的青海中考试题,反复解答研读,以便更好地掌控青海物理中考的趋势,掌握上课时的难度和宽度。除了认真备课上课,孙老师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当地青年教师建立结对关系,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课后研讨等活动,让聊城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刚察落地生根。

  孙老师将关爱学生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把刚察民中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心一意地关心他们、信任他们,倾注全部的爱。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孙老师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家庭走访调查,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援青教师,孙老师无怨无悔。剩余的援教时间内,孙老师将不忘初心和使命,全力赋能藏城刚察教育发展,筑梦高原,走好来时路!

  千年共饮一江水 奔赴高原担使命

  奔腾的母亲河,将三江之源的大美青海与岱青海蓝的齐鲁大地根脉相连。2023年8月,来自山东的王欣老师,怀着对援青工作的热情和对雪域高原向往,来到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高海拔环境的缺氧、气候寒冷带来的乏力、头痛、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感,是她初临高原的切身感受。她一边克服高原反应,一边投身到紧张繁忙的教学之中。她说:“正是这种严酷的环境,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呼吸的机会,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

  在海北职校医学部,王欣老师认真详细地了解了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备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情景化、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认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与老师们学习研读教育文件,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研讨学生管理和教学经验;带领老师们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术教学水平;指导老师们制定所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考试命题及试卷分析、听评课;主持鲁青联合教研专项课题,带领鲁青两地老师共同研究探讨,促进科研能力提升;组织鲁青两地老师共同编写云教材并出版,实现鲁青两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王老师在课堂上更能抓重点,更会激发我们的思维,扩展知识”“她的实训课特别有趣”,一提起王欣老师,学生们眼中瞬间充满光彩,说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无论我明天走到哪里,我的心依然会驻留在青海这片美丽的土地。”王欣老师说,在海北的每时每刻都会成为她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将对教育的执着和追求融入到海北教育发展的洪流中,勇当奉献精神的传承者、守护者和践行者。

  教育援青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6位教师是所有援青女教师的榜样和旗帜,更是无数踔厉奋进的齐鲁巾帼的缩影。值此国际妇女节114周年来临之际,向山东援青队伍中默默奉献的女教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感谢她们以春蚕精神、蜡烛品格、工匠之心育人、树人,用执着与赤诚、耕耘与爱心点燃了海北学子的理想信念,为教育援青书写巾帼华章,展现巾帼风采。

责任编辑:邹仕晓薇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