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山东援疆
手机查看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里,生物过滤池波光粼粼。山东援疆教师张兴国俯身调试设备,指尖在控制屏快速敲击。维吾尔族学生阿迪力蹲在池边,盯着游动的石斑鱼苗问:“张老师,这些来自大海的小家伙,真能在咱们戈壁滩扎根吗?”“你看这水质参数。”张兴国直起腰,用滴管取了水样,“ 海水比例、溶解氧都在最佳区间,管好智能系统,沙漠也能养出海鲜。” 这一幕,正是山东援疆教育团队以校企合作赋能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三年来,他们将东部教育资源与南疆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在昆仑山下绘就东西协作的壮美画卷。
当黄海技术遇见南疆牧场
面对南疆畜牧业转型升级需求,山东援疆教师团队启动“百企千户”产业调研。他们驱车 1.8 万公里走访 42 家养殖企业,白天在养殖场观察牛羊,夜晚围坐毡房整理数据,最终形成《南疆畜牧业发展痛难点分析报告》。这份凝结着风沙与汗水的报告,促成与11家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协议,让南疆首个畜牧业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在戈壁滩拔节生长。
实训基地里,“三共三享”模式激活产教融合新动能:企业把智能设备搬进教室,学校让真实牧场案例走上讲台,师生与工程师并肩攻关养殖难题。VR 虚拟仿真系统搭建的“智慧牧场”里,学生戴着设备就能完成牛羊健康监测;山东纳鑫新能源投资的智能温控系统,让沙漠水产养殖成活率从 50% 飙升至92%,石斑鱼苗在循环水车间里甩尾游动,仿佛在戈壁滩写下海洋与沙漠的奇妙对话。
政企校的戈壁之约
在山东援疆指挥部统筹下,“政府+院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如纽带般联结起各方力量。喀什地区畜牧局开放畜禽疫病数据库,校企联合申报的中央引导资金项目落地生根,为疫病检测中心和改良繁育基地奠定基石。32 名企业工程师带着牧场的泥土气走上讲台,1200课时的实战教学里,《现代牧场智能管理系统》课程将98个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模块,张兴国团队研发的 “羔羊智能保温箱”,让幼崽成活率提高18个百分点,成为牧民毡房里的 “科技暖炉”。
面对饲草短缺难题,“企业出题 —院校解题—政府助题”机制迅速响应:山东农科院的 “中苜6号”紫花苜蓿在戈壁滩试种成功,亩产1.2吨的绿色奇迹,让原本枯黄的沙地铺上了绿油油的“地毯”。喀什地区副专员艾尼瓦尔・吐尔逊感慨:“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移植,而是让科技像苜蓿根须一样,在沙漠里扎下了根。”
把技术种进沙漠的造血工程
在牧民合作社,“畜牧技术轻骑兵”的检测车成了流动课堂。山东教师与本地教师“1+1”结对,把《规模化肉羊养殖技术》等教材写在牧场里、编进羊圈中。FecB 基因检测技术直接搬到牧民家门口,现场检测让多胎母羊选育从 “凭经验”变成“看数据”,预计羊群繁殖率提升50%,每户年增收4.8 万元的账本,让科技富民不再是纸上数字。
“校—企—村”三级培训网络层层递进:职业院校培养技术骨干,龙头企业培训新型牧民,乡村院落传授实用技能。在疏附县铁日木乡,张兴国蹲在羊圈里手把手教村民调试温控设备,50余名“快速成长养殖技术员”带着证书上岗,不仅自己成了“土专家”,更把技术传给乡邻。这种“造血式”帮扶,让技术如同昆仑雪水,滋养着沙漠里的产业之苗。
从黄海之滨的职教重镇到天山南麓的戈壁牧场,山东援疆教师团队用1000多个日夜,谱写出一曲东西协作的产教协奏曲。他们培育的产教联合体已孵化3家科技型企业,带动1200 余人就业,先进技术像涟漪般扩散至南疆四地州。当实训基地的灯光穿透沙漠夜幕,映亮的不仅是石斑鱼游动的水面,更是南疆产业振兴的璀璨未来——这场跨越山海的协作,正在用智慧与汗水,续写着新时代对口支援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邹仕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