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对口支援 >西藏

潍坊市驻西藏南木林县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组织“潍南同心·筑梦未来”各族青少年足球集训交流活动

2025

/ 08/05
来源:

潍南一家亲

作者:

手机查看

  为发挥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7月23日至8月1日,潍坊市驻西藏南木林县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组织南木林县“潍南同心杯”校园足球联赛冠军队师生赴潍坊开展集训交流活动。

  当雪域高原的足球少年踏上齐鲁大地,当鸢都风筝与藏家儿女的笑容交相辉映,各族青少年跨越四千多公里,以足球为载体,在青春与梦想的碰撞中交往交流交融。

  绿茵场上技艺切磋文博馆里精神共鸣

  “脚背正面踢球时,支撑脚要对准球的侧方,踝关节一定要锁紧!”鲁能泰山足球学校的绿茵场上,白玛赤列同学正跟着教练反复练习射门动作,额角的汗珠折射着阳光,与脚下的足球一同闪耀。为期四天的专业集训活动,从战术板上的阵型推演到绿茵场的实战对抗,从赛后复盘时的激烈讨论到睡前宿舍里的促膝长谈,足球成为两地师生最自然的“通用语言”。“队友教我用假动作突破,我教他们盘带球技巧,我们连庆祝进球的动作都统一了!”15岁的守门员边巴塔杰举着与队友们手拉手的合影,黝黑的脸上笑出了两排白牙。

  球场之外,文化研学的旅程同样精彩。在临淄足球博物馆,孩子们看到蹴鞠从战国时期的“踏鞠”演变为现代足球的展陈,惊喜地说:“原来我们脚下的足球,藏着这么长的中国故事!”青州博物馆里,久美土登同学在宜子孙玉璧前:“老师,这和我们藏文里‘愿后代繁荣’的祝福一样。”

  从青岛海军博物馆的战舰模型前感受领海寸土不让的强国力量,到海底世界里领略海洋文化的神秘深邃,再到十笏园非遗空间体验木版年画套印技法,孩子们的笔记上字里行间写满了“原来我们的文化同根同源,我们的心灵这样亲近”的感叹。

  手手相握友谊升温心心相印信念扎根

  “这是我亲手做的柿染手工包,画的是中国地图!”在临朐千晨研学基地活动中,强巴石曲同学将对祖国的爱融到柿染工艺的传统技法中。风筝博物馆中,两地学生围坐在一起学扎风筝骨架,一只只绘有中华传统纹样的“同心风筝”在阳光下放飞。何小雨同学将风筝送给旦增塔巴:“这只风筝上有咱们俩的名字,下次放风筝时,就像我们一起飞!”

  带队老师次仁旺加在研学日记里写道:“当看到两地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手挽手共同唱起《相亲相爱一家人》,我忽然明白,‘中华民族一家亲’不是口号,它是孩子们共同踢进一个球的默契,是分食一块糌粑的自然,是看到“中华民族一家亲”标语时,眼里闪过的骄傲光芒。”

  薪火相传约定启程共向未来誓言铿锵

  集训接近尾声时,一场特殊的“毕业仪式”在鲁能足校举行:两地学生共同升起国旗,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当“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响彻球场时,强巴石曲悄悄对队友说:“回去后,我要给同学们讲讲咱们山东的民族团结故事。”

  索朗多吉老师则在笔记本里写下:“当孩子们站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战舰旁,看锈迹斑斑的炮管指向苍穹,胸腔里激荡着同为中华儿女的豪迈;在临淄足球博物馆,蹴鞠文物旁,两地的足球小将同时伸出手,做出射门的姿态,跨越千年的足球梦在此刻共振;十笏园的非遗戏台前,两地少年同唱《茉莉花》,恰似石榴籽紧紧相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脉,深扎进彼此心间。未来一定要邀请潍坊的朋友来西藏踢一场高原友谊赛!”

  回望十日行程,每一步都播撒着友谊的种子:海军博物馆里,同敬的少先队礼;研学基地里共挽的同心圆,还有那天共绘风筝时,特意在留白处,让她画上的纳木错星空……这些碎片在泪水中凝成琥珀,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深深埋进了雪域少年的心田。

  “这次旅程,是播种也是启航。”教练员望着孩子们互留联系方式的热闹场景,深有感触地说,“当高原少年的足球梦与齐鲁文化的根脉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技艺的火花,更是‘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周惠雯蕊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