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对口支援 >青海

援青风采|陈艳艳:爱心铺就“圆”梦路专业绘就“心”蓝图

2025

/ 03/21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作为山东省第十二批教育援青柔性人才团队的一员,陈艳艳老师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青海高原地区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她怀揣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认知,跨越山海奔赴青海,以爱为笔,以专业为墨,用行动丈量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完美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精神。

  教育初心:立高原之起点

  从教十余年,陈艳艳老师始终专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得知有机会前往青海支教时,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奔赴远方。抵达青海后,她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克服了高原反应等诸多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深知,这里的孩子们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引导,而她愿意成为那座连接心灵的桥梁。

  专业引领:开心育之格局

  1. 深入调研,精准把脉

  作为挂职门源县教育局心理教研员,陈艳艳老师几乎走遍每一所学校,开展全面而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研。她与当地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教育需求。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严谨的分析和总结。她发现,由于地域文化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当地学生在学习压力、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因家庭环境和学习状况,存在自信心不足、沟通能力较弱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她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解决方案。

  2. 量身定制,科学规划

  基于调研结果,她为当地精心制定了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和教学计划。她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她注重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元素,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在《想法不同 心情不同》一课中,她引用了藏族的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掌握一些消除烦恼的方法。同时,她还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心理拓展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3. 躬耕教学,率先垂范

  在教学实践中,她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家庭谐奏曲》课程中,她以萨提亚家庭雕塑模式为载体,即利用空间、姿态、距离和造型等非言语方式生动形象地再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权力斗争情况。通过雕塑、案例讨论、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体验活动中理解父母的爱,学会如何有效地与父母沟通,为爱尽责。在《快乐回音谷》课程中,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通过挫折教育、心理调适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教师培训,提升团队

  她深知,若要推动当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实现长远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为此,她在门源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展示课,旨在为专兼职心理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同时,她联合当地心理教研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并邀请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为教师们再度提供进修研讨的机会。她也将自身所学的先进心理学技术与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教师。在培训进程中,她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借助团体辅导、个案分析、课堂观摩、实践操作、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助力教师们熟练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切实提高心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当地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众多教师已能够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为学生提供及时且有效的心理支持。

  5. 科研引领,探索发展

  在这里,她不仅是教学实践的践行者,更是教育研究的探索者。在支教这段时间里,她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状况,踊跃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她主持了山东省对口支援专项一般课题、海北州“课程思政”专项课题,深度探寻契合当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她引领团队成员,运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学习等多种方法,对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在研究进程中,大家持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研究成果,撰写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为其他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范例。她衷心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能够有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未来展望:续前行之步伐

  支教的时光虽然短暂,但陈艳艳老师对门源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孩子们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未来她将继续关注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以“勤学、乐思、审辩、实践”为准则,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她希望能够建立更加长效的帮扶机制,加强与当地学校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为当地培养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门源县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孩子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志同道合之士,山海遥阻未感其远;携手奋进之人,天地阔远岂问何乡。她深感庆幸,毅然将这一年的青春韶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光荣的援青事业,奉献给了心中矢志不渝的理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秉持着满腔热忱,以“躬身入局”的实干精神,“挺膺负责”的担当态度,继续投身于教育援助工作。她决心以实际行动,展现威海援青教师的独特风采,让自己的教育理想在青海大地绽放出熠熠生辉、与众不同的光芒。

责任编辑:周惠雯蕊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