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对口支援 >甘肃

典型案例丨第⑥期:崂陇携手育“玫”景 东西协作绽芳华——东西部协作玫瑰特色产业赋能陇西乡村振兴

2025

/ 10/20
来源:

鲁甘山海情

作者:

手机查看

  山海情牵:精准选题培育高原“金花”

  定西市陇西县云田镇北站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气候冷凉,过去长期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乏力。如何将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课题。

  青岛市崂山区工作组深入陇西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勘察、气候分析、市场论证,发现这里的气候条件与优质玫瑰生长的要求高度契合——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玫瑰养分积累;干燥凉爽的气候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基于这一发现,双方最终确定将高原玫瑰种植作为东西部协作的突破口。

  为此,崂山区与陇西县共同规划在云田镇北站村建设现代化玫瑰种植基地。项目总占地100亩,协调引进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900万元,分三阶段打造集种植示范、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一决策,为陇西乡村振兴播下了希望的“金种子”。

  精耕细作:智能化种植打造品质“芯”动力

  项目建设坚持高标准起步、智能化引领。2024年以来,完成一、二阶段建设,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4座,总面积达25095平方米。这些温室不仅规模可观,更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

  温室内部,高压喷雾打药系统可实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自动喷淋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节水效果达40%;臭氧杀菌机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确保玫瑰绿色健康生长;自动放风机和补光灯则精准模拟最适生长环境,使玫瑰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配套同样完善:建设管理用房1间、耳房14间;完成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近800米;安装全覆盖监控系统;对高低压线路和自来水系统进行彻底改造;铺设渗水砖3900多平方米;新建排水沟490米;完成场地硬化4708平方米;同时修建花园、铁艺围墙、绿化景观等,打造花园式生产基地。

  2025年,项目进入第三阶段建设,重点新建2400平方米玻璃连栋温室1座,配套电动顶开窗、内外遮阳、内保温、湿帘风机降温、电采暖等十大系统;同时新建128米长日光温室1座,增设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园区还配套建设办公室、接待室、冷库、包装间、展示中心等设施,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协同共进:“四方联动”构建利益共同体

  创新构建“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四方联动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村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负责土地流转协调、政策宣传动员、群众组织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崂山区引进山东百誉农业等龙头企业,提供玫瑰种苗、技术标准、管理培训和销售渠道,确保产品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合作社负责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组织农户按标准进行种植作业,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产品采收标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通过参与生产获得薪金,通过入股合作获得股金,实现多元增收。

  这种模式有效激发了各主体积极性。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70多名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像村民白明宝、董晚合这样的原本外出务工人员,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幸福感显著提升。同时,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5万元,强村富民效应明显。

  芳华绽放:一朵玫瑰带动多元增收

  经过精心培育,玫瑰基地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基地主要栽植高原红玫瑰等优质品种,具有花瓣厚实、花色鲜艳、瓶插期长等特点,市场认可度高。采用智能化温室种植,玫瑰生长周期可达5-7年,每亩种植5000株,每株每茬产花3支,每年可采收4茬,亩年产鲜花6万支。按市场价格2元/支计算,亩产值达12万元。目前建成的15座温室种植面积约34亩,年总产值达408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定西、兰州、西安等城市,凭借优良品质赢得市场青睐,经常供不应求。

  更重要的是,玫瑰种植劳动强度相对较小,适合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参与。基地根据不同劳动能力设置不同岗位,让留守妇女、中年劳动力等群体都能参与其中。目前,长期在基地务工的70多名村民中,女性占60%以上,40-60岁的中老年劳动力占75%,有效解决了当地留守人群就业难题。

  经验启示:东西协作的“玫瑰之路”

  崂山区与陇西县共建玫瑰基地的成功实践,为东西部协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精准选题,立足资源禀赋。东西部协作不是简单照搬,而要深入分析当地资源条件,选择最适合的产业方向。陇西玫瑰项目的成功,正是基于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科学认识。二是注重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层次。传统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支撑。项目引入智能温室、物联网管理等先进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证明了科技对农业的变革性作用。三是创新联结机制,确保惠农利农。产业发展的目的是带动农民增收。项目通过多元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激发了内生动力。四是坚持市场导向,畅通销售渠道。产业发展必须与市场接轨。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市场资源,提前打通销售渠道,确保产品产得出、卖得好。

  这一模式在西北地区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特别是在光照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高附加值花卉产业,既能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又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未来展望:让“陇西玫瑰”香飘更远

  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项目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冷链物流成本较高制约外销市场拓展;本土技术团队能力仍需提升;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等。

  下一步,两地将继续深化协作:一是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玫瑰新品种,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二是强化品牌建设,打造"陇西玫瑰"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三是培育本土人才,建立崂山-陇西技术培训长效机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四是拓展市场渠道,积极对接大型批发市场、花店连锁和电商平台,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小小的玫瑰,正成为陇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崂山区与陇西县的东西协作之路,如同这绽放的玫瑰,必将越来越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周惠雯蕊

相关推荐 换一换